国庆丨观影

前言

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来了,放假的快乐我知道!疫情也没完全结束,今年也不打算去看人山人海,所以打算去看一下国庆档电影。
打开软件,看了一下《我和我的父辈》与《长津湖》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两部电影;而作为“国庆三部曲”的最后一部,《我和我的父辈》的拍摄风格和前两部一致,也是由几个故事组成。不同的是,电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是以时间为序,《我和我的家乡》是以空间为序,《我和我的父辈》是以时代为序。
《我和我的父辈》与《长津湖》的时长都差不多,将近 3 个小时,评分也接近,但是考虑母亲可能不太喜欢看战争片,就一起看《父辈》。

观影

电影分 4 个单元剧:吴京的《乘风》、章子怡的《诗》、徐峥的《鸭先知》、沈腾的《少年行》。

乘风

革命时期,父辈是保家卫国的抗日英雄。
在人民群众的撤退与儿子、战友的安全之间,马仁兴他选择前者。人民群众顺利撤退了,他的儿子马乘风牺牲了。
骑兵团冲锋时,战士们以身护旗,前仆后继,踏过战壕后白刃战,最后胜利的旗帜飘扬在山顶上。
但乘风也是“父辈”,电影中用了蒙太奇的手法:乘风深陷包围的场景与军嫂大春子撤退时分娩的场景交替,乘风牺牲了,但是新生儿也取名叫“乘风”。
这个新生儿,意味着希望,而这希望,来自于无数像“马仁兴”和“乘风”一样的英雄们的抉择和牺牲。
乘风归去,又乘风归来。

建设祖国时期,父辈是航天事业的奉献者。
不得不说,开篇儿童嬉戏的长镜头真的很棒。故事中,父亲是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师,但是发动机一直爆炸,找不到原因,进度受阻,“大不了下次用眼睛看”表明了他为航天事业牺牲的决心。母亲是火药雕刻师,说起这个职业,我第一次了解是《感动中国》的 2015 年度人物——徐立平。
”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导弹和火箭的动力之源,对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,是发动机制造的工序之一。发动机固体燃料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火药,对其整形,是世界技术难题,只能手工精细修整,至今也无法使用机器取代人工。火药雕刻极其危险,一旦有一点火星,或者有静电,就可能引起燃烧或者爆炸,在上千度高温下,火药雕刻师几乎不存在生还的可能。“电影中也出现了一个片段说明这个危险性。
那个无法面对亲人的”死亡恐惧“的小男孩哥哥,那个总是爱哭鼻子的小女孩妹妹,受到了父母的影响,长大后都致力于航天事业的发展。
生命是一首诗,宇宙也是一首诗。

鸭先知

改革开放时期,父辈是时代的弄潮儿,勇于创新。
时代大步向前,电影的情感基调从苦涩催泪变为温暖幽默。
”春江水暖鸭先知“,主角的父亲是一个脑洞惊奇、敢于尝试又有点底层的市侩的商人,但是街坊邻居对于他所说的不理解不相信,儿子也认为他丢脸。
父亲与儿子在公交车上营销,有点”社交牛逼症“的意味;父亲为了拍广告对摄影人员拍马屁;儿子要求看多几次《祥林嫂》电影......一时间,电影院里都充满了快活的气息。
“参桂补酒”广告是我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,从此,广告进入了千家万户。只要道路是正确的,那么坚持走下去就对了,在这条路上,他们活力满满,紧跟时代号角,阔步向前。
“现在没有,难道以后也没有吗?”

少年行

新时代时期,父辈是当今的追梦人。
作为科幻片来说,科技感不足,特效不够好,故事也不够新颖,但沈腾继续“开心麻花”一本正经搞笑的幽默本色,而且其中有一段对体力要求较高的场景,他还能面不改色,真的有点意外。
“我做这些就是想搞明白我爸为什么要如此坚持做”,男孩之所以坚持研究科学,有他父亲的影响。
虽然没有明说,但是也看得出对年轻一代的希冀与祝愿。
在新时代,国家力量的比拼要靠科技。未来是年轻人的,少年行,中国行!

有感

电影中的故事都是以家庭关系为载体,他们都是有遗憾的、部分情感有缺失的家庭。父亲不懂处理与儿子的关系、父亲与母亲都是高风险职业,随时会缺席子女的童年、母亲的管教方式不对......或许正是有着种种遗憾、破碎与矛盾,所以会更加渴望团员、渴望美好的结局。
电影结束后,王菲献唱的《如愿》真滴绝了,循环播放中。

打赏
评论区
头像
文章目录